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支持 > 滑环技术 >

新型微小型导电滑环

文章出处:滑环厂家 人气:发表时间:2021-06-04 16:51

           导电滑环作为一种将功率和控制信号从固定端传输到旋转端的关键设备,九江汉唐光电持续在高速滑环、微小滑环和长寿命滑环技术取得突破进展;特别是微小型导电滑环,当前至2030年是我国国防航天、航空、武器装备以及高端工业控制、新能源开发产业的快速发展期,为特种导电滑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展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近年来国家科技能力的快速发展,各类军工及高端工业设备均朝着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作为其内部输电装置的导电滑环也提出了不断小型化甚至超小型化的使用要求(如径向尺寸≤φ16mm、轴向尺寸≤56mm、60环路的超小型滑环),虽然超小型导电滑环的市场前景好、需求大,但其实现起来却有很大的技术难度。
         为了使多路电信号(或电流)在分别通过这些由导线→环片→电刷组成的通道进行传输时不互相干扰,达到多条电信号同时实现高可靠传输的目的,必须使这些由导线→环片→电刷组成的通道之间相互绝缘、相互屏蔽;对于体积较大的滑环而言,实现多条电流或信号通道之间相互绝缘、相互屏蔽相对比较容易,而对于微小型导电滑环来说,在很小的空间(φ16mm×56mm)中实现多路(≥60环路)电流或信号通道之间相互绝缘、相互屏蔽就具有极大的难度,因此,使导电滑环上的多个导电环之间实现可靠的相互绝缘则成为其关键技术难点。

          目前国内导电滑环旋转组件成型主要是通过叠片组合黏结方案实现的,即采用叠片组合结构,在每两片铜环片间夹绝缘片,把绝缘片和铜环片胶合在一起,形成叠片黏结
模式;采用这种结构方案的最大优点是各个导电环之间的绝缘靠导电环之间放置的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绝缘片实现,因此,任意两个导电环之间绝缘性能均有可靠保障,但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绝缘片和导电环铜片靠黏结胶胶合在一起,在叠片组合时,叠片之间的胶层容易因叠压力不一致出现胶层厚度严重不均的情况,局部位置甚至会出现失胶现象,这在超小型导电滑环上体现地尤为明显,因此,用这种方案制造的超小型导电滑环组件在长期受到振动影响,或在温差大、温度变化频繁的工作条件下容易出现胶层脱落的现象,进而影响导电滑环工作的可靠性。

        九江汉唐光电传输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一种新型微小型导电滑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九江汉唐光电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超小型导电滑环,其包括旋转组件、电刷组件、一体式支架、大精密轴承以及小精密轴承,其中,所述一体式支架的左端内径大于其右端的内径,所述一体式支架内腔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轴承位,以便于所述大精密轴承和所述小精密轴承分别安装于所述一体式支架内腔的左、右两端,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轴、凹型环片、环引线以及旋转法兰,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一体式支架内,且所述旋转轴具有呈中空结构设置的内孔,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多个所述凹型环片,每个所述凹型环片均能够引出位于所述旋转轴内孔中的所述环引线的右端,所述旋转轴外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适配套设有所述大精密轴承和所述小精密轴承,所述旋转轴的左端伸出所述大精密轴承且固定连接有所述旋转法兰;
所述一体式支架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电刷组件,所述电刷组件上固定设置有电刷丝,所述电刷丝的下端部与所述凹型环片的外表面相摩擦接触,所述电刷丝的上端部引出有刷引线。
  进一步,作为优选,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凹型环片之间以及所述旋转轴的内孔均填充有环氧树脂。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一体式支架的外表面上适配套设有外罩,且所述一体式支架与所述外罩采用多个所述十字沉头螺丝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法兰的左侧适配压盖有盖板。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小精密轴承的右侧适配压紧有锁紧螺母。

      汉唐光电采用最新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新型微小新滑环装置是针对目前国内外采用叠片组合黏结方案制造超小型导电滑环时存在的导电环与绝缘片之间易脱胶、产品可靠性差的问题,在进行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首创一体化旋转组件成型结构模型,成功地克服了传统叠片方案存在的问题,因而本新型微小型滑环实现了两个导电环路之间既相互绝缘又实现可靠连接、胶层不会脱落的效果,提高了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微小型导电滑环的结构示意图;

此文关键字:微小型滑环,滑环